新万博

当前位置: 首页> 责任与文化

责任与文化

责任与文化

快来点赞分享!中国建材7篇图文和1部纪录片参加第五届中央企业优秀故事评选

来源:集团各相关企业发布时间:2022-06-30

近日,“砥砺辉煌十年 强国复兴有我”

第五届中央企业优秀故事创作展示

正式启动

我们有7部图文作品,一部视频作品

参加了此次评选活动

大家跟随小料一起来看看吧!

小料与大家分享入选的精彩内容

一起聆听建材人的好故事

做好一根玻璃管

守护群众健康生命线

新型冠状肺炎疫情防控给公共卫生环境和人民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随着广大科技工作者的集中攻关,多种新冠疫苗随之研发成功并逐步投入使用,同时对疫苗瓶的需求也与日俱增。作为疫苗用关键包装材料的中性硼硅药用玻璃,由于技术门槛高、品质要求高、产品附加值高等原因,核心生产技术一直被国外垄断,严重影响我国疫情防控和医药产业发展。凯盛科技充分发挥中建材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和浮法玻璃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技术平台优势,加快实施中性硼硅药用玻璃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在解决“卡脖子”技术的基础上,在凯盛君恒有限公司的生产线上不断提升产品质量,稳步扩产增能,延伸产业链条,为补齐疫苗产业链短板、增强自主可控能力贡献了重要力量。2020年疫情期间,联合制瓶企业生产1000万支国际标准玻璃瓶供疫苗研发机构使用,并合作生产20万支高品质疫苗用安瓿瓶,捐赠河北地区制药企业。

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为此篇点赞:

西藏祁连山:

中国建材海拔最高水泥生产线

当你乘飞机来到西藏,透过机窗会俯瞰到一座现代化水泥制造企业横卧在冈底斯山脚,“祁连山水泥”五个红色大字在预热器塔顶熠熠生辉,成为西藏中材祁连山水泥有限公司的鲜明地标。

这是祁连山水泥在西藏投资建设的首条水泥生产线,也是中国建材目前海拔最高的水泥生产线。

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为此篇点赞:

哈玻院:六十二载峥嵘岁月

三大阶段时代重任

哈尔滨玻璃钢研究院有限公司(简称哈玻院)成立于1960年。为适应当时形势需要,哈尔滨建工学院(后合并为哈尔滨工业大学)在国家科委、建工部的指导下组建了玻璃钢研究室,1965年10月经国家科委批准正式建立哈尔滨玻璃钢研究所。哈玻院是我国最早从事树脂基复合材料研发的科研机构之一,是科技部首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树脂基复合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依托单位、国家纤维增强塑料标准化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中国复合材料工业协会碳纤维复合材料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

从1960年到2022年,哈玻院昂首走过62年风雨春秋,见证了共和国复合材料行业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的光辉历程,并为之不懈奋斗。

回顾历史,一代代哈玻人凭借着满腔热情,怀着建设新中国的梦想,投身到中国复合材料的事业中。作为新中国复合材料行业的开拓者,他们克服了基础差、条件苦等重重困难,在科研、生产一线埋头苦干,攻克了一项项科研成果,研制出了诸多在当时乃至今天也堪称先进的复合材料制造技术,不仅奠定了我国复合材料的发展根基,也为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第一阶段 白手起家 自力更生

1959年,缺少新型材料成为我国发展尖端技术的主要障碍之一,只能自力更生开发尖端技术。

1961年,哈玻所参加了国家组织的新材料会议,会议规划开展应用玻璃钢作为耐烧蚀材料及放热材料的研制工作。哈玻所接受这项任务时面临着许多困难,任务新、时间紧、难度大、缺乏资料、设备简陋、没有专门人才和技术工人,生活上又逢自然灾害粮食不足。可是参加这项研究工作的科技人员却没有被困难吓倒,大家怀着强烈的爱国热情,不为个人名利,不计劳动报酬,加班加点,实干苦干。

1964年,国家科委、国防科委、国家计委和国家经委联合授予哈尔滨建工学院玻璃钢室工业新产品一等奖。

1965年,建材部请示国家科委批准哈尔滨建工学院玻璃钢研究室独立建制,正式建立哈尔滨玻璃钢研究所,迁到香坊区红旗大街54号新址。

1966年,哈玻所员工发扬不怕牺牲吃苦耐劳的革命精神,不分昼夜甚至春节期间连续奋战,在艰苦的条件下白手起家,用旧汽车变速箱主轴传动机构装配了一台卧式链条传动纤维缠绕机,采用分瓣式皮带轮实现速比微调,仅仅通过一个月的工艺摸索便缠出了第一个玻璃钢壳体,标志着我国玻璃钢壳体面世,实现了零的突破。

第二阶段 肩负使命 砥砺前行

在复合材料研制的道路上从来没有坦途,只有依靠坚强的意志和不懈坚持。

神舟飞船是中国自行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或优于国际第三代载人飞船技术的飞船。哈玻院承担了神舟号飞船多种复合材料组件的研制工作,包括推进舱承力截锥、气瓶安装支架、轨道舱安装支板等组件,均获得圆满成功,保证了神舟号飞船研制任务的顺利进行。产品各项性能均达到了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技术水平。为推动航天器使用大型高承载复合材料构件的技术进步,缩小我国载人航天技术与国际先进国家的技术差距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2021年,航天用复合材料结构件研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典型技术突破和重大科技成果,助力神舟十二飞船、神舟十三飞船、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天问、天舟、羲和等重大工程,为航天飞行器减轻重量、提升载荷做出突出贡献。

第三阶段 走向未来 创新进取

新材料对于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保障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作为在我国新材料领域重要的科技型企业,哈玻院将在更广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把经济建设、重大工程、重大装备建设结合起来,为中国社会和经济发展提供助力。

哈玻院深刻理解科技创新对企业的重要性,提出“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为驱动,以帮助客户实现价值为理念”的发展战略。

哈玻院正在开展国家新材料科技产业化基地建设工作,该项目计划总投资10亿元,拟建设国家新材料测试评价中心、国家新材料科技基地重点试验室、先进复合材料研发中心、军品生产车间及5个产业化板块。未来3年,将重点开展商业航天、航空、高铁、通讯等领域的复合材料技术研究工作,大力推动我国复合材料技术的发展,加大复合材料的研发和应用,开辟新的市场,形成产业化示范效应。

不忘初心 薪火相传

哈玻院见证并参与了新中国新材料产业从弱小走向强大、从贫穷走向富裕的峥嵘历程,当下,中央企业应该勇于承担时代重担,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努力成为以新发展理念助力新发展格局实现的“引领者”。

几代哈玻人辛勤努力取得的成就鼓舞激励着新一代建材人不忘初心,薪火相传,争取更创佳绩,为祖国的国防工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贡献自己的技术。

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为此篇点赞:

四位扶贫挂职干部的接力赛

作为中央企业的一员,中国中材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南京)自2016年以来,始终积极响应国家脱贫攻坚战略和bet体育万博 定点扶贫县脱贫攻坚工作的指示精神,勇于担当、主动作为,连续选派李之嵩、张叶、陈华、乜也4名优秀年轻干部赴云南永善县、安徽石台县挂职,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为跑好脱贫致富、乡村振兴的接力赛,他们“一棒接一棒”,把一腔热血都挥洒在了大山深处。

第一棒挂职干部李之嵩: 摸清底数解难题,精准扶贫拔穷根

李之嵩,现任中材国际(南京)纪委监督执纪综合室主任。2016年3月至2018年6月挂职任云南省昭通市永善县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县长。

云南省永善县是bet体育万博 定点帮扶的国家级贫困县,也是云南省27个深度贫困县之一。时间回到2016年3月,拿到“第一棒”的李之嵩怀着为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多做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投身到脱贫攻坚的“挂包帮,转走访”工作中。在全面了解永善的县情乡情、历史和人文变迁,对永善基本情况摸底调查、对贫困原因精准分析的基础上,针对限制发展的三大因素“基础设施薄弱、缺乏产业支撑、公共服务资源短缺”,统筹安排了精准脱贫工作方案,即先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再扶持多元产业,进而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的工作思路。

李之嵩认识到,精准扶贫绝不是解群众一时之困,产业发展才是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根本。永善高岭土资源分布广泛,但囿于条件限制没有进行过相关基础工作。他主动联系建材集团地勘中心云南总队,带领地质专家冒着7月的酷暑和蚊虫的叮咬,对全县11个乡镇的高岭土资源进行调查取样。遇到泥石流毁坏道路、山体塌方汽车无法通行,考察队员就踏着崎岖泥泞的山路前往取样点;为了节省时间,经常几瓶矿泉水加上几片从集市上买来的荞粑就当一顿午餐。前后历时14天,行程1500余公里,取样12件,最终促成高岭土深加工企业落户永善。

第二棒挂职干部张叶:改善人居环境,提高村民幸福感

张叶,现任中材国际(南京)法务合规部副部长。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挂职任安徽省池州市石台县横渡镇兰关村,第一书记。

兰关村是典型的皖南深山区,交通闭塞,山高田薄,村民出去了就不想再回来,全村山场面积50000余亩,而耕地面积只有590亩,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地区。2018年6月27日,一直在城市生活的张叶刚进村时,看到兰关村“脏、乱、差”的环境着实吃了一惊:房屋破破烂烂、道路崎岖不平,旱厕遍布村头,臭气熏天。当时就下定决心,必须改变这样的现状,让这里变成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

说干就干,张叶同志与村两委干部和驻村工作队想在一起、住在一起、干在一起,立即着手推进29户的危房改造,历时6个月完成危房改造任务。

2018年12月,石台县横渡镇兰关村的大宇坑被确定为人居环境重点整治区域。张叶同志每天在现场办公,上户做群众工作,主动与眼光不宽泛的老百姓沟通,确保环境整治工作有序开展。前后仅花了90多天就完成了拆、净、建的工作,拆除废弃厕所、废弃不用的猪圈、无人居住的角屋共计749平方米,拆除围墙201米,新砌墙体172平方米,墙面粉刷900平方米,粉白1620平方米,建设卫生厕所3户。对排污状况进行全面治理,安装太阳能路灯31盏,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春节期间返村村民对此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多个村民组村民前来参观。

第三棒挂职干部陈华:俯下身子做事,和村民心连心

陈华,现任中材国际(南京)法务合规部部长助理,2019年6月至2021年4月挂职任安徽省石台县仁里镇杏溪村第一书记。

石台县仁里镇杏溪村是国家级深度贫困县的重点贫困村,全村共有268户853人,而建档立卡时贫困户达67户227人,贫困发生率一度高达26%。2019年6月,陈华刚刚来村,便一头扎进了深山里。陈华说,自从当上第一书记,他总有一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他肩负的是公司的信任和重托,“如期脱贫,争分夺秒”8个字不仅写在他的笔记本扉页上,更深深印在他的心头。

初来乍到,陈华同志立即开始全覆盖式走访,走遍了杏溪村的每家每户。对照扶贫手册,倾听群众诉求,搜集第一手资料,从家长里短到产业发展、从邻里纠纷到干群关系、从家庭收入到惠民政策,全村里里外外、大事小情,都能做到了如指掌、心中有数。扶贫至今,陈华同志把初心使命转化为投身一线的扶贫实践,先后排查走访400余次,解决群众大小问题50余件。按照“一人一措施,一户一方案”,扎扎实实为村民排忧解难。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到贫困户焦凤英大娘家帮助修缮漏雨的屋顶,她紧抓着陈华的手真切地说出一句:“陈书记,你真的比我伢还亲啊。”这样饱含深情的感谢,是对陈华扶贫工作最好的褒奖。

第四棒挂职干部乜也:投身扶贫事业,舍小家为大家

乜也,现任中材国际(南京)工会副主席、党群工作部副部长,2021年4月至今挂职任云南省昭通市永善县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县长。

2021年4月,接到组织委派消息后,乜也同志既兴奋又苦恼,兴奋的是参与这项工作感到使命光荣,苦恼的是家庭如何安排。因为他的妻子已经怀孕,同时年近古稀的父母和3岁多的女儿还需要人照料。是去,还是留?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并与家人作了真心沟通后,他毅然决定舍“小家”顾“大家”,奔赴新农村建设的热潮中。

“在远离家庭的地方工作,最难的是力所不能及”,他说。2022年元旦,刚满月的小女儿住院,他赶回家照料,小女儿刚出院,大女儿又因感冒、发烧、咳嗽加重,不得不住院。两个孩子接连住院治疗,年迈的母亲累倒了,他也是身心疲惫。而此时,正值县里脱贫攻坚接续扶贫振兴工作年底收官考核之际,工作不能耽误,他心急如焚。当大女儿病情好转出院后,他决定立即返岗。面对女儿布满泪痕的脸颊,虽然心中充满不舍,但仍然选择了出发,全身心投入到了迎检工作中去。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任又一任挂职干部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政绩观,不戚戚于惊天政绩,不耿耿于留下声名,撸起袖子加油干、扑下身子抓落实,在村民家中、在田间地头、在产业基地、在扶贫项目上,到处都留有挂职干部美丽的身影、坚实的足迹。他们舍小家为大家,做好事、干实事,彰显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

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为此篇点赞:

硬核风电叶片团队,放飞一只只“海燕”

六月的知了,一声声在工厂的树上燥热地叫着。

“卫生,你一定要安排好,102米叶片的制造、检测,对中复连众来说至关重要!”乔光辉再次来电话叮嘱。

“您放心乔总,我一定带领团队完成任务!”

放下电话,中复连众副总经理刘卫生的眉头一直紧锁。

2021年年初,国内尚没有企业能突破百米级海上大型风电叶片制造技术,更不要说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首套叶片的制造和交付。而在叶片设计还没有定型的情况下,中复连众却要在两个半月的时间内,完成首支102米海上风电叶片的下线交付,如何完成这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卓越团队,制定周密工作计划

想,都是困难;做,才会有解决办法。面对如此大的挑战,刘卫生第一时间组建了项目团队及分项技术攻关小组。他们分别来自叶片营销部、研发部、叶片技术部和叶片生产部,很多成员多年来始终致力于叶片的设计、制造、生产和质量管理等工作,先后承担了84米、90米等型号的大型海上风电叶片的研发任务。其中负责生产的一线铺层班组先后被bet体育万博 、中国复材、中复连众授予“先进集体”称号。

当时叶片设计还没有定型,项目团队决定,同时开展制造工艺开发、材料体系筛选、模具的安装调试、配套工装的设计制造等准备工作。对叶片制造过程中会遇到的玻纤织物铺设、筋板组装及安装定位、叶片合模粘接、叶片吊装和厂内运输等困难,团队也提前做了充分的评估和解决方案的制定。

破除壁垒,推进全新材料应用

传统的叶片一般采用环氧树脂和玻璃纤维材料制作而成,但海上风电面临台风挑战,叶片亟须在减重的基础上保持足够的刚度和强度才能确保安全运行。中复连众副总工程师、研发部经理黄辉秀将目光瞄准了碳纤维。碳纤维可以给叶片提供更高的刚度和强度,是海上风电叶片制造的理想材料。

黄辉秀带领研发团队,在一个月内迅速完成原材料性能评估、生产过程成型工艺确定、成品碳纤维材料性能验证、入厂检验以及碳纤维原材料在叶片成型过程中的生产工艺方案验证等系列工作。期间,通过与客户、碳纤维原材料供应商多次讨论和实践验证,最终形成了三方共同认可的各项评判标准及评估方法,为全新的碳纤维材料的顺利应用提供了技术保证。

同时,由叶片技术部经理乔小亮带领的工艺团队,通过各项摸底验证,以及多种方案的多次工艺灌注试验,摸清了全新碳纤维材料在叶片灌注成型过程中的工艺性能。“碳纤维预成型 真空灌注”的制造工艺,兼顾叶片刚度的同时为超大型叶片减重、降本提供了有力保障。

夯实基础,完善工艺工装设计

在项目开发的各项工作齐头并进的同时,客户提供的叶片设计资料的信息识别、转化和执行也是一项工作量很大的任务。研发部和叶片技术部需要对设计信息的完整性、一致性和可执行性逐项核对、确认,最终共列出需要澄清和确认的内容百余项,转化文件资料300多页,最终得以完美地呈现客户的设计,保障了首支叶片的顺利生产,为项目团队后续工作的开展奠定了稳固的基础。

超大型叶片的工装设计及制作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工装数量多、设计制作难度大、制作周期长,但留给设计和制造的时间很短。项目工装组的同事们在获取到客户提供的叶片初步设计信息后便开始了工装的设计和制造准备工作,最终在客户正式版设计文件传递后的10天内快速完成各工序工装的交付,完美地匹配了各工序的生产计划,满足了生产过程的需求。

迎难而上,彰显硬核制造能力

面对102米长超大型的叶片生产,中复连众生产一线的压力也是巨大的。一方面他们需要优化岗位设置和作业结合保证生产效率,另一方面他们还需要克服超大型叶片弦长长、叶根节圆直径大给生产操作带来的困难;与此同时,中复连众叶片五分厂生产任务较为繁重,生产人员比较紧张,在确保102米叶片项目顺利生产的同时,还需要保证工厂常规项目的叶片生产,人员调度方面面临很大的挑战。

虽然困难重重,但叶片五分厂的同事们没有退缩。由叶片五分厂负责人院秀芝带队,组建了一个精锐的生产班组,精心组织安排、争分夺秒工作,最终保质保量地实现了单面壳体铺层24小时的周期。

为了保障叶片顺利下线并通过各项检测,该叶片制造过程中实施了一系列新工艺、新方法,解决了百米级叶片制造的难题,提前完成了双方约定的模具运输到工厂后45天内完成首支叶片的下线的时限要求。

海风可凭,中复连众的海上逐梦之旅从2008年启航。彼时,为配合我国首个海上风电项目——上海东海大桥海上风电项目建设,中复连众启动了44米、3兆瓦叶片研发工作,2009年叶片下线并开始发运。自此,中复连众在海上风电叶片领域一路驰骋、不断取得新的突破。2010年,62米叶片成功应用于当时国内单机容量最大的5MW机组。2017年,68米叶片成功替代进口叶片。2018年,84米叶片成为当时全球最长纯玻纤叶片;2020年,90米碳纤维预浸料主梁叶片下线;2021年,代表着新一代制造技术与水平的102米叶片顺利通过测试,中复连众成为为数不多的突破百米级大型风电叶片制造公司。

汪洋大海中,可以战胜狂风、暴雨和雷电的海上风电叶片如一只只白色的海燕在展翅飞翔。而让这些海燕成功飞翔的团队人员,用敢打硬仗的精神和过硬的业务能力,向我们展示了什么叫连众精神,什么叫“保证完成任务”。未来,更长、更大功率的叶片也将在中复连众诞生,为风电的充分利用、为国家的绿色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为此篇点赞:

为国争光,神鹰碳纤维背后的故事

2021年9月8日晚,青海省西宁市的一家工厂里,电视机前里三层外三层地围着一群人,个个屏息静气。

“怎么还没有呢?”过了几分钟,有人开始嘀咕。

“就是啊,是不是没上呀?”

“再等等,再等等,也许这就来了呢?”

“啊!来啦来啦!”随着央视一套新闻联播里出现西宁万吨基地投产的画面,现场气氛瞬间沸腾,所有人都欢呼起来。有的人涨红了脸,有的人湿了眼眶,有的人甚至嚎啕大哭。十六年的坚守,神鹰人从对碳纤维行业几乎一无所知到突破了干喷湿纺核心技术难题,从无法量产到西宁万吨基地建成投产,入选“2021年度央企十大超级工程”。一路走来,辉煌成绩的背后,是他们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和对碳纤维事业无尽的热爱。

为国争光,拳拳爱国心打造国之大材

碳纤维是一种神奇的材料。说它神奇是因为,只有发丝十分之一粗细,柔软如蚕丝的纤维却比钢硬,比铝轻,比不锈钢耐腐蚀。因为它的神奇,长久以来,被西方国家列为禁运物资。我国碳纤维研发始于20世纪60年代初,几乎和日本同时起步,可是关键核心技术却多年未能取得突破,导致我国碳纤维严重依赖进口,在战略物资保障上受制于人。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为了做出碳纤维,中复神鹰碳纤维股份有限公司张国良董事长请东华大学的潘鼎教授到家里给他和团队授课,专门学习碳纤维理论知识。五天时间,大家边问边记,学得很认真、也很辛苦。然后是调研,把国内研究碳纤维的机构和院校全部走访一遍,彻底搞清楚碳纤维生产流程和国内技术攻关的问题难点。南下北上几十趟,张国良董事长总结出了碳纤维产业化“三大关键”:实验室理论成果、大腈纶工程控制技术和化纤设备制造经验。在他的号召下,一支碳纤维产业化国家队迅速集结并豪情满怀地投入工作。此后数年间,不管是公司领导还是普通工人、资深专家还是技术骨干,吃住在一线,闭眼睡觉、睁眼工作成了他们的生活写照。

即便如此,碳纤维技术攻关依旧困难重重,漫长痛苦。在“一天烧掉一辆桑塔纳”的日子里,张国良董事长总是鼓励大家说没事,可是所有人的心里都焦急万分,技术攻关不敢有丝毫懈怠。经过无数次失败,2008年12月3日,中复神鹰千吨碳纤维生产线正式投产,中复神鹰走出了一条自主设计、制造、安装和调试的创新之路。2018年1月8日,中复神鹰牵头完成的“干喷湿纺千吨级高强/百吨级中模碳纤维产业化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自此,中复神鹰可以大声向世界宣布,我们用世界上先进的干喷湿纺技术,成功做出了“中国碳纤维”。

艰苦奋斗,砥砺奋进开启创业新征程

人的一生要选择自己愿意投入的工作,还要为理想做一些事情。西宁万吨碳纤维生产基地建成投产,意味着中国可以做出满足自己需要的碳纤维,国外无法再限制我们。投产仪式结束当晚,央视新闻联播用了17秒进行相关报道。这份殊荣属于所有参与西宁项目建设投产,不分昼夜、不惧高寒的神鹰人。

零下20多度的低温,上千人的队伍在室外工作,一点取暖的工具都没有,寒风呼啸、雪花飞舞,身体好像掉进冰窟窿,早就冷得没了知觉,可是内心的火热却将凛凛严冬驱散,让西宁碳纤维生产基地没有冬天。西宁项目自2019年5月13日启动以来,1500余名干部员工、800余名施工队伍不分昼夜,在高寒缺氧的环境下,克服身体和精神上的种种不适,一头扎进项目建设。因为项目建设需要,西宁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连峰举家搬到海拔2600米的青海省定居;西宁公司副总经理张家好带头爬上4米多高的管廊,和几名主管轮流对法兰进行拆卸、解冻,逐个打通管道,恢复车间供暖,以满足开车条件。

凭借缺氧不缺干劲的精神,西宁建设团队于2020年12月30日贯通首条碳化线工艺,2021年3月21日实现首套聚合系统投料,3月23日首根原丝顺利纺出,3月25日首轴碳纤维成功下线,产品性能全部达标。自此,西宁公司碳纤维产品正式登上国内市场舞台。

勇攀高峰,创新驱动国产化应用替代

材料是制造业的基础,决定国家的富强和贫穷。碳纤维被誉为 “黑色黄金”“新材料之王”,重要性不言而喻。2008年,两院院士师昌绪到中复神鹰考察时谈到,我国国防科技存在两个隐患,一是微电子芯片落后,二是高性能碳纤维的生产不能立足国内。师老在参观碳纤维生产线后,挥毫题词“重视基础、强化集成、神鹰展翅、勇跃碳纤维高峰”,对中复神鹰未来发展予以厚望。此后,碳纤维国产化替代成为中复神鹰持之以恒追求的目标。

中复神鹰团队在科技创新上有多执着,能力有多强,通过几组数据可以很好的展现。T300碳纤维产品从零的突破到实现千吨级规模化量产,中复神鹰仅用了5年的时间,相比之下,国际行业巨头花了21年。2011年攻克干喷湿纺工艺,还成功把千吨级T700碳纤维生产线做了出来,历时仅3年。坚定的信心,执着的追求,神鹰人先后完成了三代碳纤维制造技术更迭,分别是2009年之前,专注于湿法工艺研究的第一代碳纤维制造技术;2017年,以干喷湿纺工艺为核心的第二代碳纤维制造技术;2021年,在西宁万吨碳纤维生产基地使用的第三代碳纤维制造技术。现如今,正朝着攻关和突破第四代碳纤维制造技术阔步前行。

脚踏实地,精益求精中彰显工匠精神

在科研攻关的至暗时刻,神鹰人总是反复研读书籍,碰到问题茶饭不思,直到想出合理的解决方案。边干边学,逐步成长为不同岗位的行家里手。

早期的碳丝车间,没有现成的技术和成熟的设备,原丝拉出来以后,碳丝却上不了架,氧化炉断丝频繁,低温炉前总是挂一大片丝,车间员工摸着石头过河,轮着接丝、带丝、分丝,氧化炉的操作平台上一待就是几个小时,高温烤得工作服湿了干、干了又湿,额头刘海的那一缕缕熏黄成了碳丝车间员工的标配。此外,在第一代国产油剂的开发过程中,没有任何现代科学的仪器分析设备,研究员拿着几组试管,利用检测中心的水浴和冰箱开始多组分复配的实验,从两组分复配到五组分复配,从低浓度复配到高浓度复配,从冰箱里低温复配到高温下水浴里复配,所有的实验结果都靠最原始的观察。历经八个月,数百次实验后,第一代油剂雏形基本形成,为T700级碳纤维的技术攻关中原丝的稳定性提供了坚强保证。正是有这样一支执著专注、追求卓越,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的团队,中复神鹰才能一路披荆斩棘,抢关夺隘,屡创奇迹。

神鹰人凭借勇敢和坚韧,没有辜负党和国家的期待,没有辜负碳纤维技术泰斗的期盼,书写出一部坚定不移,依靠技术创新,求得碳纤维产业突破的发展史。

历史照亮未来,征程未有穷期!回望过去,我国碳纤维产业后发先至、大有可为。展望前程,中复神鹰厚积薄发、未来可期。神鹰人将心怀国之大者,继续筑梦前行,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今天,夯实高质量发展之基,为帮助我国实现从“纤维大国”到“纤维强国”的蜕变而努力奋斗!

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为此篇点赞:

逝者已逝 精神长明亮

—担当有为马明亮

2021年11月20日23时35分,全国建材行业优秀企业家、中央企业优秀共产党员、bet体育万博 的好干部马明亮同志,因突发疾病,倒在奔赴云南省昭通市帮扶乡村振兴的差旅途中,永远离开了他所钟爱的建材事业。

多年来,马明亮始终坚守初心,力挽狂澜。他先后带领bet体育万博 所属蚌埠院太仓分院、北京凯盛、中建材生产力中心、西安墙材院、中材节能等多个公司突破发展瓶颈,取得优秀业绩。马明亮心怀大局,勇于开拓。他扎根建材行业,积极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在沿线国家打造了一批有影响力的建材工程,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马明亮高尚纯粹,身先士卒。他积极履行央企manbetx体育买球 ,心系偏远贫困地区群众生活和学生教育,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还在精心筹划助力乡村振兴。马明亮同志以他奋斗的一生、奉献的一生,生动诠释了一名央企党员干部的使命担当。

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为此篇点赞:

《光》

bet体育万博 “禾苞蛋”助农直播纪实

点击观看纪录片

bet体育万博 积极助力定点帮扶五县区,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拓展直播帮扶模式,扩大消费帮扶成果。本纪录片展示了2021年4月“禾苞蛋”团队筹备石台专场助农直播全过程。

“禾苞蛋”助农直播不仅有农产品销售环节,还加入了bet体育万博 帮扶成果特展,为社会各界集中展示集团帮扶项目的丰硕成果、挂职帮扶干部的精神风貌,营造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浓厚氛围,彰显bet体育万博 的央企担当。

2021年,“禾苞蛋”在首都北京、安徽石台、宁夏泾源共举办3场乡村振兴助农直播,被誉为bet体育万博 定点帮扶工作“一张亮丽的名片”。

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为此片点赞:

目前,以上作品正在中央企业优秀故事官网集中展示,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进入官方网站并搜索中国建材,欢迎大家一起为优秀故事点赞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