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万博

当前位置: 首页> 万搏体育官网> 人物

人物

最美建材人 | 中材节能苏海荣:赴阿联酋的最美逆行者

来源:中材节能发布时间:2021-11-11

今年是建党100周年

百年征程中我们留下很多美丽感人的足迹

当下仍在续写

今天跟大家分享第59位“最美建材人”

来自中材节能苏海荣的故事

中材节能 苏海荣

我是苏海荣,是中材节能股份有限公司阿联酋UCC二期项目部的一名普普通通的女孩,是项目部上唯一的中方女性职工。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我的境外工作生活增添了一些不平凡。

2021年夏季,国内的新冠肺炎疫情逐渐得到控制,渐趋好转,海外疫情却呈蔓延之势。面对疫情,有人选择回国;有人选择坚守原地,他们坚守平凡初心,他们像一粒尘土,随处可见,他们更像一盏烛光,在平凡岗位闪耀光芒。

身在海外,心系国内

在疫情暴发初期我选择返回项目部,驻扎在拉斯海马酋长国距阿曼边境10公里的项目现场。因为此时项目正处于最紧张的时期,所以我选择与项目部的同事一起并肩作战。我也问过自己不害怕吗?怕,当然我也很怕。我可以选择疫情过后再返回现场,但是考虑到现场的需要,我决定在大年初八准时启程,跨越6000多公里,回去坚守工作岗位。勇敢不是无所畏惧,是明明知道害怕,却要勇往直前。

疫情防控时期,苏海荣工作照片

当时阿联酋境内还未发现病例,项目部是从新闻报道中了解到国内疫情不容乐观,及时采取行动,想要为同胞尽一份绵薄之力。我在项目现场从国内的家人和同事处了解到口罩供应紧张,基本上处于买不到的状态,因此我决定联系当地的朋友和老乡询问口罩的采购事宜,基本跑遍了拉斯海马的各个大小药店。由于每家药店的现货都有限,我一直寻找到晚上也所获不多,为了能尽快将收集到的口罩寄回公司,赶在当天邮局下班前的最后一刻将口罩寄出。我知道此次寄回去的口罩数量远远不够,于是给每家药店留了联系方式,再三叮嘱一旦有货立刻联系。

在国内疫情暴发的关键时期,阿联酋UCC二期项目部往国内邮寄了三次口罩,共计医用口罩1000个,N95口罩200个,虽然数量有限,但是我们希望能通过自己的绵薄之力为国内的同事和朋友送去远在海外的关心。

苏海荣“出征”

阿联酋作为中东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是阿拉伯国家第一个出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的国家。随着三月份疫情在全球逐渐蔓延,阿联酋国内也进入了紧急防疫状态。我又紧急联系当地朋友帮忙采购项目部急需的防疫物资,缓解了项目部的燃眉之急,并主动申请成为项目部抗疫一线志愿者,积极投入到项目现场疫情防控战斗中。

抗疫小卫士,大显身手

作为现场的翻译,除了常规翻译工作、与业主的联络沟通、现场人员签证的办理、与当地供货商联系沟通现场材料采购等日常工作之外,我还摇身一变,成为了项目上的一名“抗疫小卫士”。工厂里、办公室里、班车上、宿舍里总是可以看到我要么拿着体温枪、要么拿着消毒瓶、要么拿着口罩分发给大家的身影。

由于文化和思想上的差异,“抗疫”工作起初进展并不顺利,我们一再发邮件要求业主对疫情引起重视,都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我只好一遍遍地拨打业主的电话反复强调,甚至与他们印度总部的领导沟通,最后是直接去了业主办公室,主动帮助他们制作防疫标语,张贴在办公区域的醒目位置。一次次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终于打动了业主,他们感动于我的执着、佩服于我的毅力,更体谅了我们经常说的“保护自己就是保护他人”,最终业主也开始采取防疫措施,配合项目部佩戴口罩,测量体温等。

苏海荣给同事测温

除此之外,项目部还加强了对我们工人工作区域的管理。特别是在三月份停窑对接期间,工人们24小时连续倒班,就这样工作了一个月,业主同时进行窑的检修,同一时期在同一个工作区域有多家当地分包与我们的队伍一起工作。由于当时业主对疫情还没有采取任何措施,在此期间,现场的工作环境和条件给防疫工作增加了难度。为了保证工人的安全,项目部也连续奋战一个多月没有休息,我更是不敢有一刻大意,每天拿着测温枪和口罩去现场检查,抽检工人体温,并时刻提醒我们的工人和水泥线检修工人保持距离。

本着保护他人就是保护自己的想法,一直到项目结束我每天都会带着口罩去现场的各个工作区域检查,一旦发现有没戴口罩的工人,我都会立即给他们发口罩,并指导他们如何正确佩戴。同时,我也在现场比较显眼的地方张贴了很多提醒大家戴口罩,保护自己及他人的标语。

项目现场翻译

三月份之后,阿联酋的气温逐步升高,我再次当上了“临时小护士”,如在现场有工人中暑,我总是第一时间带着口服补液盐和水去现场;有小磕小碰需要去医院检查的,我也是第一时间送他们去UCC厂里的医务室或者附近医院。

除了“抗疫小卫士”“临时小护士”之外,在项目部我还有另外一个称呼——“临时理发师”。由于受疫情影响,外出理发也受到了一定限制,我在外出采购的时候买了一套理发工具,利用休息时间为项目部同事理发。虽然不是专业理发师,所幸大家对我的手艺还是比较满意的。项目上没有厨师,都是项目部的同事一起做饭,作为一名正宗的陕西女子,我做的面食还是可以拿得出手的,手擀面、刀削面也是深受项目上同事的好评。

“理发师”小苏

翻译官小苏,越来越精通

当然除了这些,作为一名现场翻译,我的本职工作也逐渐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业主甚至经常开玩笑的说我是“Engineer Su”。可是最初到现场的时候并不是这样的,我也是实实在在地经历了一段非常艰难的时期。俗话说“隔行如隔山”,虽然岗位是翻译,但刚刚接触这个岗位的时候,一大堆的专业词汇还是差点让我崩溃。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口音,虽然项目是在阿联酋,但是业主的负责人却来自菲律宾、印度、巴基斯坦等多个国家,初到项目部的我既不了解项目的情况,也不了解专业术语,更听不懂五花八门的口音。更让人啼笑皆非的是:当时身边的同事和分包也来自五湖四海,各个都说着一口浓厚的方言。所以第一个星期的现实状况就是作为一名中英文翻译,不但听不懂英文,甚至连中文也听不懂。雪上加霜的是:第二个星期,现场经理说,“小苏,走,我们去清点工具和设备。”依稀记得现场经理说了一串设备和工具名称,我当时就傻傻地站在那里——连这些工具的中文名字都没有听过,要如何翻译呢。到现在回忆起当时的状态,我依然能清晰地感觉到那时每天的紧张、焦虑和巨大的压力。但是, 或许是我的性格比较好强吧,越是做的不好,就越是想要做好,所以我便下定决心,一定要以最快的速度熟悉现场的情况。因此,只要是项目部的同事去现场,我就跟着,不懂就问,主动去适应业主的口音。这其中我不得不感谢项目上的同事,业主和监理对我的包容和耐心,在他们的帮助下,通过不断地学习,慢慢地积累经验,现在跟业主开会,哪怕他们说到一些比较生僻的专业单词,我也能立刻反应过来。“engineer Su”的称号就是这么来的。

苏海荣生活照

疫情面前,谁都无法置身事外。每一场特殊战斗,都需要一批英勇的战士;每一次生死搏斗,都会涌现一批无畏的勇士。作为项目经理助理和现场翻译,我也在自己的战场,和大家一起默默贡献着自己的小小力量,我的工作或许平平淡淡,但我依然想用敬业的精神、无私的奉献和艰苦的战斗骄傲地告诉大家——我是中国建材人!